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简介
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名淮北经济开发区,是1996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由商贸综合区(4.24平方公里)、龙湖园区(7.89平方公里)和新区(17.65平方公里)组成,核准总面积29.78平方公里。2018年7月,经省政府批复同意更名为安徽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多年发展,淮北高新区汇集了国轩集团、华润三九、理士国际、银邦股份、华孚股份、旺能环保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园区铝基高端金属材料、锂电新能源、现代纺织服装等产业快速发展,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聚集,理士新能源、明美新能源、天力正极材料等30余个锂电新能源项目正在建设或建成投产,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基本形成。
淮北高新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88家,战新企业47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上市企业1家。
围绕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及淮北市“五群十链”产业规划,园区锚定铝基材料和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和新型储能、现代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积极探索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多元合作方式,持续开展招大引强。
二、投资优势
(一)土地富足,电力充沛。淮北高新区土地资源丰富,高新区新区拥有70平方公里的规划储备土地;目前,已建成7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约有10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可交付使用;平山电厂、旺能电厂坐落于新区内,大唐虎山电厂、国安电力、上海生物质电厂坐落于新区周边,成立龙安售电公司,充分保障园区企业的用电。
(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京台高速、泗许高速在高新区周边形成高速公路网,高速出口紧邻高新区新区。新区北部依托青龙山货运火车站、内河码头、传化物流公路港,已成为淮北市最大的仓储物流集散中心。高铁直接通达淮北市中心,从淮北站出发3小时余可达北京、上海。
(三)科技引领,人才集聚。高新区出台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企业科技创新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淮北市职业教育园区位于龙湖园区与新区之间的东部新城,总办学规模8万人,已成为苏鲁豫皖地区具有特色和影响的职业教育培训、实习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可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四)产城一体,宜居宜业。淮北高新区作为淮北市产城一体化示范园区,按照产城一体、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同步建设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了工业、公共设施、商贸服务规划空间布局。除发展工业外,高新区还将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项目的引进和发展,科创中心、邻里中心、餐饮服务中心等生产、生活服务配套项目陆续投入使用。
三、产业集群发展
(一)铝基材料和汽车零部件板块
1. 银邦(安徽)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银邦(安徽)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5万吨新能源车用再生低碳铝热传输材料生产线项目总投资50亿元,用地约300亩。投资主体为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国内铝热传输材料行业的领头羊,同时也是国内多金属复合材料产量最大、品种最全的企业,在汽车热交换器、工程机械、火电空冷、多金属复合材料等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均位列全国前三,是名符其实的金属复合材料的行业龙头。
公司产能:年产35万吨新能源车用再生低碳铝热传输材料。
2. 陶铝新材料产业园
陶铝新材料产业园现有安徽相邦复合材料、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安徽陶铝新动力、安徽相腾汽车、安徽相泰汽车底盘等5家公司,规划总面积368亩,其中一期用地138亩已建成,主要用于原材料和特铸生产线;二期用地130亩已建成,主要用于活塞和汽车轻量化零件生产;三期规划用地100亩,主要用于原材料产能提升。
产业园产能:年产7.3万吨原材料、2.7万吨半连续铸锭、4.5万吨航材用锭、500吨制丝、100吨3D打印制粉、1000件特种铸件和30吨精密铸件、500万只活塞、350万套汽车轻量化零部件。
3. 安徽国轩象铝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国轩象铝科技有限公司锂电新能源项目由国轩控股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20亿元,用地约240亩,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型铝合金箱体、轻量化车身及零部件、锂电铝箔生产线,主要为大众、江淮、奇瑞、长安、蔚来、上汽等知名车企提供底盘箱体产品,部分产线已建成投产。
公司产能:年产12万只电池箱体、3万吨真空镀膜铝箔、20万套轻量化车身零部件;年产20万套电池PACK系列产品。
4. 安徽京信电子有限公司
安徽京信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韩国京信(株)会社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连接线束,是起亚、现代汽车唯一指定的线束供应品牌。
公司产能:目前共有43台全自动切压生产线,32条组立生产线,具备年产80万台汽车线束生产能力。
5. 安徽合派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安徽合派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电动车项目由深圳玛西尔电动车股份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6亿元,用地约280亩,建设年产5.5万辆电动汽车生产线,已建成投产。
公司产能:年产5万台节能型电动工业车辆、年产2万辆观光车等特种电动车;年产7万台电池架、8万台铁箱、60万条电池连接线。
(二)锂电新能源和新型储能板块
1. 安徽理士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理士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是理士国际旗下专业从事动力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电池材料与热平衡管理领域具备独有的低压高流专有核心技术,在光伏储能和特种交通工具动力总成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公司产能:年产4GWh锂电子动力电池。
2. 安徽明美新能源有限公司
安徽明美新能源有限公司锂电池PACK及储能项目总投资6亿元,利用2万平米厂房。投资主体为广州明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锂离子电池技术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设有研发或销售中心,在全球拥有超过1800名员工。淮北项目主要开展锂电池PACK及集装箱储能集成系统的生产及研发,一期二期已建成投产,2022年实现营收超过16亿元。三期项目用地约150亩,进一步扩大产能,目前正在加快建设。
公司产能:年产4GWh锂电池模组;年产1700MWh直放储能柜系统和1400MWh储能PACK。
3. 安徽天力锂能有限公司
安徽天力锂能有限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由新乡天力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项目总投资4亿元,利用1.2万平米厂房,目前已建成投产。
公司产能:年产6000吨锂电三元正极材料。
4. 萃星(安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萃星(安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锂电回收及材料制备项目由星恒新材料科技(滁州)有限公司、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10.16亿元,总用地约200亩,建设二次电池、正极片/极粉修复新材料生产线,正在加快建设。
规划产能:年处理2.6万吨废旧锂电池、正极片废料、负极片废料等,主要产品为碳酸锂、磷酸锂、硫酸镍钴、镍钴锂富集物等。
5. 安徽龙波电气有限公司
安徽龙波电气有限公司新型储能项目总投资5亿元,用地约142亩。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业从事智能配网设备、新型储能系统、智能运维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
规划产能:年产1万台新型智能绿色配电设备及250MWh工商业储能设备。
(三)现代纺织服装板块
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
华孚时尚是国内A股首家色纺行业上市企业,全球色纺产业领导品牌,全球较大的新型纱线供应商和制造商。“华孚牌”色纺纱为色纺行业国际品牌,全球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产品远销欧美、日韩、港澳、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华孚时尚目前具有206万锭产能,年产29万吨新型纱线,在安徽淮北、新疆、越南设立产业基地,分类生产。
淮北基地用地约1350亩,具备50万锭产能,一期20万锭生产基地于2013年建成投产,二期30万锭智能纺纱产业园总投资16亿元,于2020年开工建设,现已基本建成投产。正在规划建设现代纺织印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