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的故事
在淮北平原有个美丽的小村子,叫梧桐村,村如其名,长满了梧桐树,不仅是村中梧桐茂密,连村后的山上也长满了梧桐树,是为梧桐山。梧桐村历史悠久,这里曾经是春秋时期宋国的领土,后来被楚国占领。楚国的大臣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相传,俞伯牙乘船经鸿沟游览,正好经过梧桐村,看到梧桐村依山傍水, 风景秀丽,满山满村的梧桐树所吸引,他非常喜欢这里的风景,于是就在此地小住一段时间。一天,俞伯牙面对清风明月,思绪万千,于是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然听到附近有人叫绝。俞伯牙闻声走出,只见一个樵夫从山道走来,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了过来,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了《高山》《流水》二曲,这位樵夫便是钟子期,原先也在朝中为官,后辞官到此,就住在山下。
第一曲,伯牙心里向往着雄伟壮丽的高山,钟子期禁不住赞叹道:“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接下来的第二曲,伯牙心中向往着汹涌澎湃的江河,钟子期又赞叹道:“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知音。”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俞伯牙在梧桐村住了一段时间,将要离开之际,与钟子期约定,一年 后再见,到时二人继续切磋琴艺。一年后,俞伯牙返回梧桐村,遍寻不见 钟子期,四处打听才知钟子期在他离去不久就因病而亡。伯牙闻之,痛心 疾首,泪流满面,他来到钟子期墓前长跪不起并取出古琴,在墓前又为钟 子期弹奏起《高山》《流水》。奏完之后曰:“君一西归,我再无知音,还弹琴何用?”说罢毅然摔碎了钟爱的古琴,从此不复抚琴。
从那以后,人们把俞伯牙住的山上的村称为上聚贤村,把钟子期住过的山下的村称为下聚贤村,直到现在,梧桐村还有上下聚贤村之说,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