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
嵇康(224—263),三国时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 人。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竹林七贤”的领袖。嵇康擅长文学,喜欢绘画,更酷好弹琴。他的一生与《广陵散》有着不解之缘。
据《晋书•嵇康传》记载,嵇康曾游洛西,夜宿华阳亭,夜里无聊,起坐抚琴,悠扬的琴声引来了一个人,来人自称古人,与嵇康谈音律,然后亲自弹奏一曲,音调绝伦,他跟嵇康说,此曲就是《广陵散》,然后将古曲《广陵散》教给嵇康,并与嵇康约定,不能传于别人。《广陵散》描写的是勇士聂政刺杀韩王的故事,得到老人的指点后,嵇康将这首古曲弹得极为出色。从此,这支古曲同嵇康的名字联在一起,名闻天下。
嵇康是个铁铮铮的硬汉,始终不肯阿附司马家族。嵇康与司马氏集团 势不两立的态度,终于给自己招来了灾祸。262年,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在刑场上,有3000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但这种“无理要求”当然不会被当权者接纳。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飞扬的生命即将终止,而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音乐后继无人。他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为他送行的人们,要来一张琴,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铮铮的琴声,神秘的曲调, 铺天盖地,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那激昂、悲壮的琴声,感动得围观的人 们为之饮泣洒泪。他收住琴,昂首对天长叹:“吾死不足惜,《广陵散》啊,可惜要失传了!”弹毕,嵇康从容地引首就戮,年仅39岁。
嵇康被杀害了,所幸《广陵散》并没有失传,它辗转于琴师们的手口之间,历经900余年后,终被有心的音乐家朱权记录在《神奇秘谱》一书中。该曲分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五大部分,连开指共45段,成为今日得见的最长的古琴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