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创新实施“1+3”工作法 全力优化交通运输领域营商环境
淮北市交通运输局创新“1+3”工作机制,围绕“慧执法、会监管、惠服务”一个工作目标,实施“综合查、远程管、精准帮”三项举措,实施入企检查备案制度,做到“无事不扰,有事解决”,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交通运输领域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实施“综合查”,减少入企检查次数。在检查频次上“做减法”,实施“三个不查”(不报备不检查、无计划不检查、无清单不检查)。建机制。建立执法、监管与服务“大综合、一体化”协调联动机制,对涉及多个主体的检查监管事项,实施年度内集中联合检查一次,杜绝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定计划。综合考虑企业信用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综合查”年度计划,明确具体检查企业和检查事项。列清单。围绕交通运输17个方面44项检查事项,精准编制“综合查”事项清单,明确检查内容、标准,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强应用。对检查发现问题实施严格后续监管,综合运用警示约谈、挂牌督办、行政处罚等举措,督促整改。2024年以来,开展入企检查165次,同比下降40%。
实施“远程管”,有效履行法定职责。坚持监管尽责不缺位,依托数智赋能,在无感监管上“做加法”。整合数据资源,拓展应用场景。成立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整合、共享部门间现有系统平台资源,形成审批、执法、服务信息高度集成、共享互认。同时拓展视频监控、无人机飞检等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场景。线上全面巡查,线下精准核处。利用集成化、智慧化监管平台,开展覆盖客运、货运、危险品运输、维修等全领域、全天候智能监测和人工抽查监测,发现问题线索移交线下精准查处。“线上+线下”事中事后监管,实现违法行为24小时在线智能研判,截至目前,已开展1430次线上监督检查,发现问题1376起,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99台次、改型车辆3台次、货物扬撒车辆9台次,套牌假牌车辆3台次。
实施“精准帮”,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围绕“货优其流”,在服务企业上“做乘法”。主动问需。对接煤化工基地、淮北高新区等园区,通过走访、座谈收集企业在运输环节遇到的困难和意见建议,建立运输需求清单。专班会商。针对企业货源、产品及交付时间,精准研判,“一企一策”帮助制定最优运输方式和路线,最大可能降低物流和时间成本。建立“一对一”常态化对接机制,先后对接科汇钢构、淮矿供应链、瑞柏新材料等28家重点企业。政务提速。推行“交通运输一件事一次办”极简流程审批,建立大件运输“一对一”服务机制,大件运输三类件审批时限由20天缩至5天、二类件由10天缩至1天、一类件由3天变成即办件,截至目前,已办理市内大件运输25件,回复征询函377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