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探索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改革

2024-09-10 15:45文章来源: 淮北日报
字号:【    】

今年以来,针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服务标准不统一、流程不规范、供给不充分等问题,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以“改革有解”思维,探索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化改革,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惠及企业6000余家。

明确服务标准。出台《淮北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细则》,明确服务环境、功能设施、交易流程、岗位操作、平台建设、监督管理、服务要求等12个方面服务标准,细化117项公开公示内容,构建“事事有标准可依、岗岗按标准规范、人人依标准履职”的交易服务标准化体系。

优化交易流程。借助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积极开展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现从项目注册、公告信息发布、招标文件获取、专家抽取、中标通知书发放到合同在线公示全流程电子化,切实减轻投标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今年以来,已为市场主体节省相关费用约3800万元。

引入识别认证。在全省率先引入评标专家“人证比对、电子签章”系统,实现评标专家身份核验电子化。建立多维立体监控体系,评标区域安装摄像头和拾音器,对评标区、隔夜休息区进行全方位、全时段、多角度、无死角监督,“全程留痕”并存入电子档案,确保专家独立评审、数据真实可靠、现场规范有序。今年以来,完成身份核验1200余人次,325个项目完成全流程交易见证,涉及金额55.31亿元。

常态远程评标。不断拓展远程合作“朋友圈”,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延伸到省内外40多个城市,评标由现场“面对面”变为网上“键对键”,400万元以上项目远程比例达100%。与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成功加入江苏省远程异地评标协调系统,共享优质平台和专家资源。截至目前,已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327个,交易金额近150亿元,共享评委资源200余人次。

推行“双盲”评审。创新开展“双盲+远程异地+横向暗标”智能化评审模式,通过屏蔽投标人信息、招标人盲选、专家盲评,将传统模式下形式各异的“明标”转换成统一格式、模块打乱的“暗标”,有效阻断专家被围猎风险,最大程度减少专家“主观分”。“双盲”评审模式实施以来,标后异议(质疑)率降低约67%、投诉率降低约80%。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